法律中有一个领域,初见她时,很小众,被称为“阳春白雪”;走近她后,却是有趣有料,满是“人间烟火”。她可以是一本书、一首歌、一段视频,也可以是獐子岛海参、盖州西瓜、旅顺大樱桃;她可以是秸秆粉碎机,也可以是手持电风扇,甚至鸡蛋灌饼都能摊上她。
她是知识产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无形产权,属于“智力成果权”。
她是“高大上”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机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听起来不同凡响,但她又是“接地气”的,双胆电饭锅、LV、超级飞侠、可口可乐配方、智能家居系统......立马就能get到精髓。
知识产权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无处不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都能接触到。驰名商标、老字号等标识,承载了较高的商誉,对消费的人来说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同时,市场上又充斥着大量假冒产品,假包、假表、假服饰等屡禁不止,想要吃到原汁原味的柳州螺蛳粉,喝到金黄醇厚的沁州黄小米,品到茶香缕缕的西湖龙井,也变得不太容易。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不易辨别商品或服务真伪的时候,选择大型商超、连锁店、官方旗舰店或者原产地直销等靠谱的渠道购买商品或服务对质量都是很大的保障,还需要注意商家品牌、核对产品信息、保留购物凭证等。消费者要警惕价格过低的商品,再结合商品标识、外包装印刷质量、包装上的生产商、授权商等信息做综合判断。尤其是食品类商品,要适当了解商品的价值、产地、地理标志、溯源标识等,在遇上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维权和投诉。
当你不小心成为被告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发出灵魂之问,我怎么就侵权了呢?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大量个体工商户或者小微企业未经他人授权实施了复制、销售等侵犯他人商标权或著作权的行为。例如:部分小商超销售了假冒的“中华”铅笔、“浪莎”袜子、“大嘴猴”床单、“暴龙”眼镜、“六神”花露水,甜品店在蛋糕上放置了仿造的“超级飞侠”玩具,KTV播放了没有经过授权的歌曲,书店销售了盗版书籍,小微企业为引流在微信公众号上转载他人文章、使用他人图片等。
除了上述这类市场经营者,我们普通人也有一定的可能成为侵权人。比如为增加个人社交账号的关注,未经他人许可转载他人个人独创的文章或照片,在短视频中使用他人的音乐作品并对外发布,殊不知这些行为均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
小商超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货,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商品,警惕低价陷阱。在通过代理商或经销商等途径进货时,要注意核实中间商的营业执照、代理授权文件等,确认是否是品牌方的合法授权。在不易分辨的情况下,也要注意保留相关文件复印件和进货单据、交易记录等凭证,保证相关凭证上记载的信息能够与进货商品的名称、商标、数量、规格、价格等信息相对应。
近年来,大连法院受理了大量涉及知识产权又贴近民生的小案。原告一般是拥有知识产权相关权利的权利人,被告则大都是从事零售行业的小商超或小微企业,经营者有年过六旬的老夫妻,有残疾人,有单亲妈妈,还有年轻的创业者......各有各的难处,当他们涉嫌侵权被起诉时,往往会慌了心神,乱了阵脚,产生对抗情绪,陷于不利地位。因此,不论是我们普通人还是市场主体,都要掌握基本的知产知识和经营常识,遵守法律和法规,诚实守信,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